近年来,全国南美白对虾养殖几乎都会遭遇白便综合症,该病呈现出发病范围广、发病率高、危害大等特点,在我国自南向北的对虾主产区皆有发现。
发病虾吃料慢、生长缓慢、饲料系数高,发生此病如不能及时处理,它很快就会空肠空胃,瘦身,严重时出现干瘪虾,甚至发生偷死,直接影响养虾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全国南美白对虾养殖几乎都会遭遇白便综合症,该病呈现出发病范围广、发病率高、危害大等特点,在我国自南向北的对虾主产区皆有发现。
发病虾吃料慢、生长缓慢、饲料系数高,发生此病如不能及时处理,它很快就会空肠空胃,瘦身,严重时出现干瘪虾,甚至发生偷死,直接影响养虾的经济效益。
所谓“白便”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粪便,而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对虾肝胰腺和肠道上皮细胞损伤、脱落,进而排出体外、漂浮于水面的条状白色物质。
WFS的成因较为复杂,它是各种单一或综合因素作用于对虾的肝胰腺和肠道,从而导致白便现象的出现。常见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感染肝肠胞虫
对虾感染孢子虫后,早期会引起对虾生长缓慢,到后期肝胰脏和肠道上皮细胞损伤严重,则会引起白便的出现。
如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创伤弧菌等致病菌聚集在池塘底部,附着在饲料、残饵、有机碎屑、死藻上不断繁殖生长,感染对虾后,引起肝胰腺及肠道病变。
养殖水体倒藻后产生大量藻毒素,包括肝毒素和神经毒素。对虾摄食肝毒素(主要为微囊藻毒素)后,会破坏肝细胞结构,导致肝胰脏萎缩、坏死等病变,从而诱发白便症;神经毒素(鱼腥藻毒素-a)是一种潜在的神经肌肉传导阻止剂,会对鱼虾的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产生毒害和抑制作用,造成对虾死亡。
水浓、pH过高及池塘底部环境恶化、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超标,引起对虾慢性中毒后感染细菌出现白便症。
由于贮存方法不当等原因,导致饲料中霉菌毒素超标,对虾长期食用霉变的饲料,会造成肝细胞坏死,肝胰脏解毒和消化功能障碍,容易诱发疾病。
高温季节对虾生长代谢旺盛,投饲过多或投喂过快会加重肝脏和肠道的负担;投喂不足,对虾摄食底泥、腐败的剩料等也容易发病;摄食劣质饲料也会引起肝脏代谢紊乱,造成损伤并引起白便。
做好养殖病害防控管理可从提高对虾体质(肝胰脏、肠道)、改善水体环境(水质、底质)、切断病原体传播途径等方面入手。
放苗前做好清塘消毒工作,彻底杀灭塘底的肝肠孢虫,同时做好虾苗检测,避免购买携带肝肠孢虫的虾苗。
使用适量消毒剂杀死水中的病原体,降低水体中和池塘底部的有害菌,避免有害菌对对虾的感染。
定期换水,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或使用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有益菌分解池塘有机物,减少有害物质积累,保持水质的清爽与稳定。
使用保肝护肠药物或微生物制剂等保肝护肝、改善修复肠道、恢复消化系统功能,通过添加免疫增强剂、中草药等提高对虾的免疫力;保持养殖环境的稳定,避免过度操作或药物使用引起的应激反应。
不要使用劣质、发霉变质的词料;饲料应储存在干燥通风处;合理控制投喂量,避免对虾摄食变质饲料和过饱导致肝胰脏和肠道超负荷,进而导致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