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生态系统失衡?池塘倒藻的紧急处理与长期预防方案

2024/7/18

倒藻是指养殖水体中的藻类大量死亡,导致水色骤然变清、变浊(有黄浊、白浊和粉绿色的混浊之分),甚至变红的一种现象。

倒藻的发生会对水质环境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如溶解氧下降、pH值骤降、氨氮和亚硝酸盐超标等,下面来分析下池塘倒藻后的主要表现、原因、预防及解决方案。

池塘倒藻后的主要表现

水色变化

发生倒藻的池塘,往往在下风口漂浮一层死藻,一般呈棕黄色或者土黄褐色的絮状物;
水体比较粘稠,泡沫多且大,长时间不会分散,有些泡沫甚至呈比较脏的土黄色,俗称“倒藻”。


水质变化

发生“倒藻”时,首先溶解氧会下降,二氧化碳会增加,pH值迅速下降;其次,大量的死藻分解,除加大耗氧外,还会产生氨氮和亚硝酸盐和藻毒素。


养殖动物

倒藻后,水体的生态平衡会遭到破坏,厌氧微生物快速繁殖,为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创造条件,增加养殖对象的发病几率,养殖动物也会因为缺氧出现浮头、游塘、食欲减退、慢料甚至死亡等现象。

导致倒藻现象的主要原因

天气变化

如突然的台风暴雨、高温或连续阴雨天等恶劣天气,会导致池塘水环境变化过大,进而影响藻类的生长和代谢,引起藻类大量死亡。

有机质过多

过量投喂、养殖动物排泄物等有机物积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引发藻类大量繁殖。当环境条件改变时,这些藻类会迅速死亡,造成倒藻现象。

营养盐失衡

池塘中营养物质缺乏或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盐的浓度失衡,也是导致倒藻现象的重要因素。
藻类老化,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水体中的藻类会逐渐老化,失去活力,进而死亡并沉积到池底,形成倒藻。

用药不当

使用消毒剂、杀虫剂等药品时,用量过大或时机不当,会对藻类造成损害,引发倒藻。

“倒藻”的预防措施

多开增氧机

夏季藻类生长旺盛时,夜间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因此在天气变化时增大池塘底部氧气含量,不仅可以预防养殖动物缺氧,还能给藻类提供氧气,防止倒藻。

定期补菌

如乳酸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和硝化细菌等,这些有益菌可以帮助分解水体中的有机物,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从而减轻倒藻现象。

补充藻类生长所需的营养盐

平时经常补充碳源和矿质元素,提高水体的总碱度。下雨天在池塘边放置生石灰颗粒,增加水体的缓冲能力,增加水体的稳定性。

加强水质管理

定期检查水质指标,如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确保水质处于适宜范围。同时,合理控制饲料投喂量以及勤改底,减少有机物的积累。

倒藻现象的处理方法

机械清除

对于已经形成的倒藻,可以使用机械方式将其从水体中清除,如使用吸污泵、网兜等工具进行清理

快速增氧

发现倒藻后,应开启全部增氧机,泼洒过氧化钙和颗粒氧等,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预防缺氧。

解毒调水

藻类死亡后会产生大量藻毒素,此时适合用有机酸类产品进行解毒,以减轻对养殖动物的影响。

加强改底

可通过氧化和生物双重作用高效分解池底有机质,快速改善底质,减少氨氮、亚盐等有害物质的产生。

肥水培藻

在倒藻现象发生后,可以适量引入新水,以稀释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并增加水体的溶解氧含量,还应及时补充藻种以及藻种所需的营养盐,促进藻类的恢复及其生长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