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养殖的对虾对矿物质的需求较多,而钙是对虾甲壳的重要组成成分,每次生长都需吸收一定量的钙来完成蜕壳和硬壳过程。
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对虾养殖密度越来越大,消耗水中钙元素的量也越来越大,水体缺钙不可避免,补钙成为必需。
我们知道养殖的对虾对矿物质的需求较多,而钙是对虾甲壳的重要组成成分,每次生长都需吸收一定量的钙来完成蜕壳和硬壳过程。
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对虾养殖密度越来越大,消耗水中钙元素的量也越来越大,水体缺钙不可避免,补钙成为必需。
对虾的生长需要从饲料和水体中获得大量钙质来满足自身营养需求。
对虾在蜕壳期,是生长最弱的时候,加上这段时间,几乎不吃料,虾体的钙质流失严重,若得不到补充,就会出现蜕壳困难、蜕壳不遂的情况,造成损失。因此,在每一次蜕壳前进行补钙是非常重要的。
钙是藻类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能促进藻类光合作用,提升藻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缺钙会限制水体中藻类的生长和繁殖,因此在肥水前或肥水时,对于水瘦或肥水困难的缺钙水体要先进行补钙。
养殖中后期在藻类繁殖到一定程度后,由于水体里的钙质被大量消耗,造成严重不足,而使藻类没有足够的钙质而加速老化,从而引起藻相的波动。因此养殖过程中也要补钙。
对虾遇恶劣天气或水体突变时,容易发生应激反应,造成大量钙质的流失。提前补充钙质固壳,可以提高对虾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抵抗疾病的入侵,减少损失。
钙镁的含量决定这水体总硬度的高低,水体中钙、镁含量高时,除了可以稳定水质和底质的PH值,增强水的缓冲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重金属的毒性,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养殖前期
放苗前要提前补钙, 保持水体具有一定的硬度。
幼虾在经过淡化的过程中, 钙是非常充足的, 在标粗阶段, 海水中的硬度非常高, 所以在放苗时最好维持住这样的硬度。放苗后要适当补钙, 满足幼虾生长需求。
养殖中后期
规律性补钙:
虾体体长<4cm,补钙周期3天一次;当虾长介于4cm和7cm之间,每5天补充1次;体长大于7cm,15天补充1次。
在每月农历的初一和十五受潮汐影响而集中蜕壳, 此时对虾对钙质的需求量增加,应及时补钙。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内服+外泼”两种方式同时补钙。饲料拌喂泰多矿plus, 每次连喂3~5天,同时全塘泼洒泰多矿进行水体补钙。
速补型矿物质补充剂,可以补充养殖动物和水体所需的矿物营养素,提高甲壳类动物的蜕壳成功率,促进骨骼外壳发育。
养殖后期使用还可增加甲壳硬度,改善品相,增重提产。
矿物微元同补,科学配比,生物利用度高,具有全能高效、能被养殖动物充分吸收的特点;
有效地解决甲壳动物矿物质缺乏症如软壳,虾肉白浊,蜕壳不遂,黑斑断须等难题,还可提高抗应激能力,稳定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