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高思凯汀 | 对虾养殖肝肠孢虫该如何防控?

2023/7/20

“养殖45天,虾就长到100头了,但是最近几天一直加不上料,送检发现是得了肝肠胞虫。虾这么小卖都不够给抓虾钱,排塘又舍不得,养又怕虾长不大,亏损更多”

一位养殖户面对感染孢子虫的10亩虾塘头疼不已。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肝肠胞虫。

imagerq0kh.png

图片来源:虾肝肠胞虫病的研究进展[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肝肠胞虫发现历程

肝肠胞虫 (EHP) ,又名“肠道上皮细胞孢子虫”,属于真菌界、微孢子门、肠胞虫属,是一种可感染多种真核生物的专性细胞内寄生虫,主要感染斑节对虾、凡纳滨对虾等主要养殖虾类。

2013年,我国养殖凡纳滨对虾首次检出肝肠胞虫,随后在江苏、山东、辽宁等地的养殖对虾中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肝肠胞虫感染。

近些年,肝肠胞虫感染率居高不下,除了长期肆虐印度、韩国、泰国等多个国家的对虾养殖外,对我国对虾养殖业也造成了威胁,现已成为继白斑综合征(EMS)和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后第3个制约凡纳滨对虾养殖业健康发展的最主要病害之一。

EHP传播方式

垂直传播:

感染EHP亲虾传播给仔虾。

水平传播:

摄食携带EHP的病虾死虾、鲜活饵料(如轮虫、卤虫、桡足类、沙蚕等)或受环境中的孢子体感染。

EHP在宿主细胞内繁殖,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在水环境中形成孢子体,散布于水体或附着于水草、藻类、有机物及底泥中,孢子可在养殖环境内进行传播。

EHP对虾的影响取决于其孢子在肝胰脏中的数目

对虾感染EHP的危害严重程度取决于其孢子在肝胰脏中的数目,孢子的数目越多,对虾生长的影响越大,主要表现为:

感染初期:感染肝肠孢虫的对虾,其表现与正常虾无异,肉眼上分辨不出。

感染中期:此阶段感染EHP的对虾,一般表现为吃料量下降、生长缓慢、大小不一、空肠空胃、软壳、肌肉不透明,增氧机处有少量死虾等。

感染后期:肝胰腺萎缩,肠道发炎,出现白便病,对虾失去对疾病抵抗力。目前通常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肝肠孢虫。另外,使用固定的样品进行病理切片检查,可以观察到对虾肝胰腺中有大量肝肠孢虫的存在,肝胰腺组织出现严重的病变,肝胰腺腔体变小或消失,以及部分肝胰腺上皮细胞出现坏死或脱落,说明对虾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感染。

EHP预防需根据其流行特点进行防控

对虾肝肠胞虫的孢子壁较厚,可达10nm,且成熟的孢子具有一层坚韧的几丁质外壳,一般药物难进入虫体;目前针对该病尚未发现确切有效的治疗药物或措施,只能根据其流行特点进行防控。

选择不携带病原虾苗

由于EHP的宿主广泛,传播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寄主,既可通过水体又可以通过摄食进行传播,因此在放虾苗前,最好检测EHP,不投放任何一种携带病原体的虾苗;

清塘灭孢

在肝肠孢虫高发地区或者对虾生长缓慢的养殖池塘,需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淤消毒,如翻耕塘底(10厘米左右),使用500斤/亩以上的生石灰全塘泼洒,使池塘的pH值达到12以上,并保持一段时间,之后完全晒干塘底,可有效杀灭微孢子虫。

空塘时可采用提高pH值的方式,胁迫其极丝放出,使孢子因找不到宿主寄生而死亡。但对虾体内的肝肠胞虫不能采用提高pH值的方法来清除,否则会在肝胰腺内快速增殖。

做好生物安全保护工作

对于养殖水源中的野虾、杂鱼、浮游生物和孢子虫,可以使用漂白粉等氯制剂进行处理。此外,养殖生产日常用具也要用高锰酸钾或氢氧化钠等消毒剂进行严格的消毒工作。

提高免疫力

通过补充各种维生素、多糖及使用一些免疫增强剂提高对虾的免疫力,增强对虾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只要能将肝肠孢虫控制在一定的水平,对虾也是可以正常生长的。

其它影响因素

如养殖密度不宜过高、提高养殖水体盐度、勤改底、做好调水工作等具有一定的防控作用。如若发现病虾、死虾要及时捞出并销毁,不随意排放发病对虾养殖尾水,防止肝肠胞虫的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

参考文献:姜宏波,陈裕文,陈启军.虾肝肠胞虫病的研究进展[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20,51(3):370-376.